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我要投稿 | RSS
产品资讯
金大厨商用电磁灶
国内最专业的商用电磁灶研发、生产基地!
南京市 市辖区
玄武区 白下区
秦淮区 建邺区
鼓楼区 下关区
浦口区 大厂区
栖霞区 雨花台区
江宁县 江浦县
六合县 溧水县
高淳县 无锡市
市辖区 崇安区
南长区 北塘区
郊区 马山区
江阴市 宜兴市
锡山市 徐州市
市辖区 鼓楼区
云龙区 九里区
贾汪区 泉山区
丰县 沛县
铜山县 睢宁县
新沂市 邳州市
常州市 市辖区
天宁区 钟楼区
戚墅堰区 郊区
溧阳市 金坛市
武进市 苏州市
市辖区 沧浪区
平江区 金阊区
郊区 常熟市
张家港市 昆山市
吴江市 太仓市
吴县市 南通市
市辖区 崇川区
港闸区 海安县
如东县 启东市
如皋市 通州市
海门市 连云港市
市辖区 连云区
云台区 新浦区
海州区 赣榆县
东海县 灌云县
灌南县 淮阴市
市辖区 清河区
清浦区 淮阴县
涟水县 洪泽县
盱眙县 金湖县
淮安市 盐城市
市辖区 城区
响水县 滨海县
阜宁县 射阳县
建湖县 盐都县
东台市 大丰市
扬州市 市辖区
广陵区 郊区
宝应县 邗江县
仪征市 高邮市
江都市 镇江市
市辖区 东口区
润州区 丹徒县
丹阳市 扬中市
句容市 泰州市
市辖区 海陵区
高港区 兴化市
靖江市 泰兴市
姜堰市 宿迁市
市辖区 宿城区
宿豫区 沭阳县
泗阳县 泗洪县
江苏省--江苏省电磁加热控制器信息

 

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可持续的保证

添加时间:2008-12-30 18:03:32 点击数:7829 (电磁加热信息网 www.xmshengxing.com)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节能减排。近日新华社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引发了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关注。《通知》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尽快推出节能减排的具体鼓励政策;根据目前中国的现实,降低能源强度20%和主要污染物10%的目标只有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增长结构最有效的是办法是市场和价格改革,行政手段无力且无效。


虽然节能减排已逐渐成为共识,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以目前的情况,节能减排将使政府面临许多困难的选择。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如果不进行改革,许多节能减排措施可能会因为与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政策有冲突而收效甚微。中国的节能减排至少必须说明4个问题:(1)中国的国情决定节能减排;(2)节能减排对企业个人应当具有财务意义;(3)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长期性和困难,以及更深刻的节能减排思考;(4)国际社会必须帮助中国节能减排。


1 中国为什么需要节能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投资推动和高增长。近三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5%;在大部分时期,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于40%;现在接近50%。中国经济中的主导一直是重工业。在1985年,重工业比重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55%。1990年降到50%,2000年回升到60%,2005年高达69%。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下,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在近几年经历了最快速的发展。



为何中国需要这么多高耗能产业?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城市化进程。根据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的要求来估算,如果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大约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首先,根据1990-2004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城镇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千克标准煤)大约是农村居民的2.8倍;其次,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



城市化进程所需的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钢材消费量达到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达到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和水泥。因此,只要中国快速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重工化和高耗能产业,也就是能源消费的高增长不可避免。



中国还需要充足的就业作机会来支持城市化进程,这就需要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廉价产品要求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成本。在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低劳动力成本不是问题。事实上,尽管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低廉。低能源价格是由政府用低资源税、能源补贴,以及控制能源价格上涨等手段来实现。这不仅影响到能源行业的效率,还影响整体能源效率。



近期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将能源需求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一基数上,即使能保持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能源需求的绝对增量也将是巨大的。2006年能源消耗达到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如果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年增加量也需要1.23亿吨标准煤。事实上,如果GDP增长为9%,以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很难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因此,2007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一个过于保守,而且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落后了的总量控制目标。因为即使所有的都做对了,仍然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调整经济结构和耗能方式来达到总量控制。



能源需求总量的问题是相对于能源储量和人口而言的。应当说中国能源资源储量并不少,但人口众多导致了中国人均能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69%、7.05%和58.6%。以储量最丰的煤炭为例,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2001年中国煤炭的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有1145亿吨。2002年用煤12亿吨,煤炭够挖100年;如果没有长足的储量增加,2006年再计算经济可采储量就只够用50年,这个数字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是按现在的年消费量(24.6亿吨)来计算的。如果现在把资源的承受能力夸大了,将来是一定要吃亏的。



中国人均能源消耗也处于很低水平,2005年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美国的1/7。人均能耗低导致对高能源需求的预期。只要中国人均能耗达到美国的25%,其能源总需求就会超过美国。只要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其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4亿吨,如果保持现在1.8亿吨的石油产量水平,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将达72%,超过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依存(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