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我要投稿 | RSS
产品资讯
金大厨商用电磁灶
国内最专业的商用电磁灶研发、生产基地!
济南市 市辖区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县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章丘市
青岛市 市辖区
市南区 市北区
四方区 黄岛区
崂山区 李沧区
城阳区 胶州市
即墨市 平度市
胶南市 莱西市
淄博市 市辖区
淄川区 张店区
博山区 临淄区
周村区 桓台县
高青县 沂源县
枣庄市 市辖区
市中区 薛城区
峄城区 台儿庄区
山亭区 滕州市
东营市 市辖区
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县 利津县
广饶县 烟台市
市辖区 芝罘区
福山区 牟平区
莱山区 长岛县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潍坊市
市辖区 潍城区
寒亭区 坊子区
奎文区 临朐县
昌乐县 青州市
诸城市 寿光市
安丘市 高密市
昌邑市 济宁市
市辖区 市中区
任城区 微山县
鱼台县 金乡县
嘉祥县 汶上县
泗水县 梁山县
曲阜市 兖州市
邹城市 泰安市
市辖区 泰山区
郊区 宁阳县
东平县 新泰市
肥城市 威海市
市辖区 环翠区
文登市 荣城市
乳山市 日照市
市辖区 东港区
五莲县 莒县
莱芜市 市辖区
莱城区 钢城区
临沂市 市辖区
兰山区 罗庄区
河东区 沂南县
郯城县 沂水县
苍山县 费县
平邑县 莒南县
蒙阴县 临沭县
德州市 市辖区
德城区 陵县
宁津县 庆云县
临邑县 齐河县
平原县 夏津县
武城县 乐陵市
禹城市 聊城市
市辖区 东昌府区
阳谷县 莘县
茌平县 东阿县
冠县 高唐县
临清市 滨州地区
滨州市 惠民县
阳信县 无棣县
沾化县 博兴县
邹平县 荷泽地区
菏泽市 曹县
定陶县 成武县
单县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东明县
山东省--山东省电磁加热控制器信息

 

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可持续的保证

添加时间:2008-12-30 18:03:32 点击数:7841 (电磁加热信息网 www.xmshengxing.com)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节能减排。近日新华社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引发了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关注。《通知》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尽快推出节能减排的具体鼓励政策;根据目前中国的现实,降低能源强度20%和主要污染物10%的目标只有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增长结构最有效的是办法是市场和价格改革,行政手段无力且无效。


虽然节能减排已逐渐成为共识,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以目前的情况,节能减排将使政府面临许多困难的选择。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如果不进行改革,许多节能减排措施可能会因为与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政策有冲突而收效甚微。中国的节能减排至少必须说明4个问题:(1)中国的国情决定节能减排;(2)节能减排对企业个人应当具有财务意义;(3)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长期性和困难,以及更深刻的节能减排思考;(4)国际社会必须帮助中国节能减排。


1 中国为什么需要节能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投资推动和高增长。近三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5%;在大部分时期,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于40%;现在接近50%。中国经济中的主导一直是重工业。在1985年,重工业比重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55%。1990年降到50%,2000年回升到60%,2005年高达69%。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下,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在近几年经历了最快速的发展。



为何中国需要这么多高耗能产业?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城市化进程。根据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的要求来估算,如果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大约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首先,根据1990-2004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城镇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千克标准煤)大约是农村居民的2.8倍;其次,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



城市化进程所需的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钢材消费量达到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达到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和水泥。因此,只要中国快速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重工化和高耗能产业,也就是能源消费的高增长不可避免。



中国还需要充足的就业作机会来支持城市化进程,这就需要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廉价产品要求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成本。在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低劳动力成本不是问题。事实上,尽管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低廉。低能源价格是由政府用低资源税、能源补贴,以及控制能源价格上涨等手段来实现。这不仅影响到能源行业的效率,还影响整体能源效率。



近期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将能源需求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一基数上,即使能保持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能源需求的绝对增量也将是巨大的。2006年能源消耗达到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如果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年增加量也需要1.23亿吨标准煤。事实上,如果GDP增长为9%,以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很难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因此,2007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一个过于保守,而且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落后了的总量控制目标。因为即使所有的都做对了,仍然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调整经济结构和耗能方式来达到总量控制。



能源需求总量的问题是相对于能源储量和人口而言的。应当说中国能源资源储量并不少,但人口众多导致了中国人均能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69%、7.05%和58.6%。以储量最丰的煤炭为例,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2001年中国煤炭的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有1145亿吨。2002年用煤12亿吨,煤炭够挖100年;如果没有长足的储量增加,2006年再计算经济可采储量就只够用50年,这个数字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是按现在的年消费量(24.6亿吨)来计算的。如果现在把资源的承受能力夸大了,将来是一定要吃亏的。



中国人均能源消耗也处于很低水平,2005年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美国的1/7。人均能耗低导致对高能源需求的预期。只要中国人均能耗达到美国的25%,其能源总需求就会超过美国。只要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其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4亿吨,如果保持现在1.8亿吨的石油产量水平,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将达72%,超过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依存(63%)。